種蛋的消毒與保存注意要點
蛋產出后,蛋殼表面很快就通過糞便、墊料感染了病原微生物,這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很快會嚴重影響種蛋的出雛率形成死胎,種蛋孵化前如何消毒和保存呢 ?
一、種蛋的消毒
蛋產出后,除及時收集種蛋外,應立即進行消毒處理,以殺滅蛋殼表面附著的病菌原微生物。現介紹幾種常用的消毒辦法:
(一)新潔爾滅消毒法 將種蛋排列在蛋架上,月噴霧器將千分之一的新潔爾滅溶液噴霧在蛋的表面。消毒液的釀制方法:取濃度為5%的原液一份,加50倍水,混合均勻即可配制成千分之一的溶液。注意在使用新潔爾滅溶液消毒時;切忌與肥皂、碘、高錳酸鉀和堿并用、以免藥液失效。
(二)福爾馬林熏蒸消毒法 這種方法需要一個密封良好的消毒柜每立方米的空間有30毫升40%的甲醛溶液、15克高錳酸鉀,熏蒸20~30分鐘,熏蒸時關閉門窗,室內溫度保持在25~27℃,相對溫度為75~80%。如果溫度、濕度低則消毒效果較差,熏蒸后迅速打開門窗、通風孔,將氣體排出.這種方法對外表清潔的蛋消毒效果較好,對那些外表粘有糞便或其他污垢的臟蛋效果不良。消毒時產生的氣體具有刺激性,在使用時應注意防護,避免接觸人的皮膚或吸入。種蛋消毒完畢晾干就可以進入
孵化機了。
二、種蛋的保存
在種蛋進入孵化機進行孵化前的保存尤為重要,在成長的孵化管理中,蛋產出后盡管貯存時間較短,但也不可能立即入孵。因此,種蛋在入孵前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貯存。及時種蛋來源于優秀的種鴨群;經過嚴格地挑選,品質優良的種蛋,如果保存條件較差,保存方法不當,對孵化效果均有不良的影響。尤其是在冬、夏兩季更為突出。因此,應給種蛋創造一個適宜的保存條件和方法。
(一)種蛋貯存室的要求 大型的孵化場應有專門的種蛋貯存室、孵化器室、出雛設備室。貯存室要求隔熱行能良好。無窗式的密閉房間。此外,貯存室內還應配備恒溫控制的采暖設備以及制冷設備,配備濕度自動控制器。種蛋貯存室與鴨舍之間的距離越遠越好,同時應便于清洗和消毒。
(二)孵化機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種蛋保存的理想溫度為13~16℃。但保存時間不同也有差異,保存在7天以內,控制在15℃較適宜;7天以上以11℃為宜。高溫對種蛋孵化率的影響極大,當保存溫度高于23℃時,胚胎開始緩慢發育,盡管發育程度有限、但由于細胞的代謝會逐漸導致胚胎的衰老和死亡;相反溫度過低,也會造成胚胎的死亡,影響孵化率,低于0℃時、種蛋因受凍而失去孵化能力。應注意的是,不管在什么情況下,種蛋應存放在比較穩定的溫度環境中。因此,在貯存前,如果種蛋的溫度高于保存溫度,應逐步降溫,是蛋溫接近貯存室溫度、然后放入貯存室。溫度過高,蛋表面回潮,種蛋容易發霉變質;濕度過低,蛋內水分大量蒸發,勢必影響孵化效果、保存的濕度以近于蛋的含水量為最好,貯存室內一般相對濕度控制在75~80%范圍內為宜。
(三)適宜的蛋位 保存一周內的種蛋,存放時的蛋位對孵化率或許只有較小的影響。為了使氣室保持適當位置,種蛋應以鈍端向上。如果每天轉蛋,鈍端向上保存之周以上的種蛋仍可獲得較好的孵化效果。鈍端向上可防治胚胎與殼膜的粘連,否則引起胚胎的早期死亡保存期較長時,翻蛋的角度以大于90度為宜。
(四)適宜的保存期 保存期越短,對提高孵化率有利。隨著保存期的延長,孵化率會逐漸下降。孵化率的下降與季節也有很大的關系,即使有適當的保存條件,保存時間過長,也難以獲得理想的孵化效果。因為新鮮蛋的蛋白具有殺菌作用,長期保存后,蛋白的殺菌作用急劇下降。另一方面,保存時間過長,蛋內水分的過分蒸發,導致內部pH值的改變,各種酶的活動加強,引起胚胎的衰老,營養物質的變化及殘余細菌的繁殖,從而危害胚胎降低孵化率。種蛋如需較長時間的保存,可將種蛋裝在密封的塑料袋內,填充N2,密封后放在蛋箱內,這樣可阻止蛋內物質和微生物的代謝,防止蛋內水分的過分蒸發。如果保存期超過3~4周,仍可獲得70~80%的孵化率。種蛋長期保存時,每天翻蛋一次,也可延緩孵化率的急劇下降。
種蛋的母體應盡量選擇健康產蛋量高的青年雞鴨鵝等母體,使孵化出的雛苗健康。
上一主題:如何做好肉雞養殖通風 |
下一主題:肉雞雞舍如何保暖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