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得到較高的孵化出殼率,朋友們在使用孵化機時必須仔細的設置好每一個參數,確保孵化機內各項指數正常,這樣孵化出殼率才能讓人滿意。在孵化機參數的設置中,濕度通常是與溫度聯系在一起的。那么孵化機中的濕度應該怎樣進行設置呢?今天這一章節,德州正大孵化機設備中心就和朋友們一起來認識一下:
種蛋在孵化過程中,對濕度的要求雖然沒有象對溫度設置那樣的嚴格,但是對其仔細程度也是絲毫不能馬虎的。雖然種蛋對于濕度的適應范圍較廣,即使種蛋內部含有水分,足夠供給胚胎發育所需的水分,但是對于濕度的設置也同樣需要關注。通常,孵化期間的相對濕度要求第1—7天在60%左右,8—16天則調整為50~55%,18天后則設置在65~70%。此外,根據孵化機內胚胎性質的不同,濕度的設置參數還需有一些差異。
為了保證孵化機的出殼率,需要正確設置濕度。如果濕度過高或過低會有什么影響呢?經驗表明,濕度過高,會阻礙胚胎尿裹液的蒸發排除,導致組織、蛋黃含水分過多,身體較笨重遲鈍;濕度過低則可能引起蛋內水分過量的蒸發,導致雛苗干瘦、羽毛過分緊湊、個體小,所以適當的濕度設置是非常有必要的,那么應該怎樣做呢?
一般孵化季節的室內相對濕度都已經超過了70%,當在該季節孵化雛苗時,只需在孵化機底部放4個水盤,保持水盤內一直有水就可以了。如果天冷了就加溫水,天熱時則加冷水。若是氣候干燥地區,則應該適當的增加水盤面積或加高水溫,必要時還需采取噴濕措施。
編輯日期:2013-6-8 關鍵詞:孵化機
本文系德州正大孵化機設備中心原創
上一主題:為什么在山雞蛋的孵化過程中噴水 |
下一主題:德州正大孵化機的孵化設備優點 |